《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

值此教师节之际吧,我来聊聊这本《县中的孩子》,说实话接触到林小英女士的《县中的孩子》这本书完全是意外,本人在从学校出来之后,就跟教育行业完全没关系了,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本人再次和教育事业扯上关系估计要等到自己有孩子的时候了,但就是这么神奇啊,我就稀里糊涂的买了一本教育行业的社会调查,倒不是因为因为别的原因,只是我也是个县中的孩子啊。

这本书很厚啊,400多页,每一页都写满了字,不像是某些书,恨不得插一半的图,即便如此,当我阅读完全书之后,我的第一感受还是写少了,作者也是这个态度,因为中国真的太大了,虽然林小英为了这个课题跑了华中、华南、华北、西北等多个地区,调查了七个县城的教育环境,但还是不够,这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首先这本书最开始只是一个研究课题,是在多次沟通之后,才能作为一本书出版的,因此这本书最开始并不是面对读者的,其次就是这本书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新冠,这极大的限制了作者的行动范围,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能出版,就是打破了“房间里的大象”,让更多的人真正意识到一件事——中国的教育底色是县城的教育。

接下来咱们就跟随着林小英女士调研的足迹,以及本人的教育回忆,来聊一聊那些年的县城教育以及这份教育背后的小镇做题家们。

PS:友情提醒,本文较长,可以听着音乐

https://music.163.com/#/song?id=484056997&market=baiduqk

图片[1]-《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你还记得自己的学校生活吗?)



被抽空的县中和我故乡的超级中学

本书第一章是被抽空的县中,林小英女士去了一所缩写为P中的县中,这所县中可以被视为县城教育的某种例子,因为作为一所公立学校,它有个辉煌的过去,但它现在的存在并不让人满意,一方面是高考成绩越来越差,一方面是入学苗子越来越差,P中的问题基本可以被视为当代中国教育行业的通行问题,市里的学校抢县里学校的生源,好苗子都被抢走了,剩下的再让那群私立学校靠各种名目抢一番,比如入学奖金、免学费,按考试成绩排课,这种东西对于县城的某些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实惠,可以想见,一遍又一遍筛完了,一个县城的适龄学生才多少,留给公立学校的可不就是相对一般的孩子嘛,你再让这些孩子跟市里的、私立的养精蓄锐的那帮尖子生对比,比高考成绩,这不就是痴人说梦嘛。

因此,县里公立学校的高考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然后就恶性循环了,家长看到高考成绩不行,就变得不信任县中了,开始托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往市里或者私立学校里送,由是,县中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县中在群众们心里开始变成了差学生的聚居地,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刻板印象了。

再说教学,因为有编制的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再加上教师评职称很大程度上受到年龄影响,过了五十岁了,这帮老教师就是不教学生,人家职称高拿的钱也不影响,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就会有一大帮老人摸鱼,导致越年轻的老师活越多,挣得还越少,这就是不公平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是稍微有点心气儿,要不去私立,人家挣得多,要不去别的部门,人家坐办公室,这样一下来,教学质量也差了。

老师走走停停,学生苗子水平也只能算是一般,教学也没有成就感,老师的工作是需要心理满足的,能亲手培养出一个985、211对于县中的老师来说是莫大的成就,但就像我前文说的那种情况,不挣钱的老师死命干,挣钱的老师在后面摸鱼,培养出985、211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再说中国的学校是归教育局管的,但教育局是政府的行政部门,他不是教育部门,所以他裁量问题的时候优先行政,这就是林小英女士描述的行政体系和教育体系之间的矛盾,本来基层就没钱,在优先行政的潜规则之下,教育经费到最后就挪到行政上去了,因为教育局长不是为教育负责的,他不接触教学,他是行政管理的,在这种体制下,公立学校的校长就很难受,一方面得管理学校,另一方面还得对接教育局,夹板气,下面的老师闹待遇,逼急了人家上访去,你还拿人家没辙,这是之前符合规定的,但要去问教育局,人家教育局一推三六五,逼急了,教育局让你去找财政局,要不来钱,没辙,这些校长就得想尽办法开源节流,过去还能搞个公私合并的辅导班,现在也不让干了,只能想尽办法节流了,能省则省,除了工资之外,其他的东西就先苦一苦吧。

面对这种情况,P中所在县城新来的教育局长,大手一挥,干脆委托第三方了,让第三方来处理教育问题,双方签订合同,这就相当于跳脱出行政体制和教育体制的矛盾,让行政的归行政,教育的归教育,从林小英女士后来回访情况来看,这一举措是正确的,虽然第三方为了履行合同有些急功近利,但总体来看,P中又开始有足够的生源了,老百姓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公立中学了。

图片[2]-《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教育体制和行政体制的矛盾是目前县城中学问题的一个关键)

看到P中的整个故事,我说实话,让我想到了自己老家小县城的中学了,当年上学的时候是当局者迷,现在跳脱出这个学校这个圈子,再去看就旁观者清,因为我老家也是这个状态,我老家承德这边嘛,早年县里有一个仿照衡水制度的私立中学,是完全中学(也就是初中高中一起的六年制学校),就像是前文说的那样,私立中学利用掐尖子的方法,逐渐扩张影响力,将老家的公立初中和高中逼到了角落,到我上学的那时候,家长就已经一致认为——私立中学的教学质量比公立强,那时候的私立中学主要是两种模式并行,哪两种呢?尖子生学苗给钱,借读生差生掏钱,学校打响品牌之后相当于做了个掮客,拿借读生的钱哺育尖子生,自己抽水,这么一来,学校肯定有钱啊,有了钱就不怕没有好教师、好设备,那公立学校显得就更尴尬了,私立学校都内循环了,公立学校只能靠财政拨款,但小县城的财政就是那么一回事,饿不死但也吃不饱,以我上学的中学为例,当时特别流行那个衡水模式,让大跑操,一边跑还要一边背英语单词,这不纯纯折腾人嘛,但校领导为了展现学校的学习氛围就开始这么瞎搞,最离谱的是人家衡水是橡胶跑道,我们学校那会是土路,跑起来全是灰尘,这还背单词呢?

这看起来够可笑的吧,但我现在分析,这就是搞狠活骗关注呢,刀哥那句话说的对啊——没活谁给你刷礼物啊!这么做就是让学生家长注意到自己学校也没那么差,让教育局多拨点款,其实都是扯淡,跑了那么一段时间,就偃旗息鼓了,家长又不是傻子,那时候我们学校,就跟P中一样,进退两难,学习好的往私立跑,有能力的往市里跑,最后剩下那些一般的,就在这个学校,说句不好听的,这么一帮子人清华北大也不太现实,所以年年高考那个水平相当的不怎么样,后来我上大学之后,回老家听家里人闲聊,说是母校搞教育集团去了,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还算是公立的,但有私人资金注入肯定就有钱多了,反正现在混的也还行,勉强守住了底线,不至于被私立和市里学校组合拳打死,但也仅此而已。

图片[3]-《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我上学的县中真的还不如这个)



种瓜与得豆的教学方法论述

可以想见,在层层矛盾挤压之下,面对着行政逻辑同教育逻辑的碰撞,一线的教师承受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一方面他们得直面学生、家长,另一方面他们又得承担政府行政末梢的任务,比如扶贫、宣传,正如我前文所说的,这种情况下的老师身心俱疲,还要面对难以下发的补助和不平等工作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县中很多老师真的是很有奉献精神,苦中作乐的解决了教学任务。

那就是种瓜又得瓜又得豆。

我们都知道种瓜得豆的说法,在教学中也是如此的,县中的老师面对的学生是被市立中学和私立中学两次筛选过的孩子,这些孩子坦白的说他们的能力比起真正拔尖的天才来说是不足的,老师的教育就不能一味地强调拔尖,而是要因材施教,种了瓜之后,既能得到瓜,又能得到豆,这就体现在两方面——生活指导和学习讨论。

生活指导方面毋庸置疑,虽然我在上学的时候绝对算是一个孤僻的怪诞的成绩不好的怪胎,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还是有老师给予了我不少的鼓励和帮助(主要是语文老师),针对青春期自闭的我,这些为人师者还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努力的挽救我的成绩,在这里我衷心的向他们表示感谢,虽然事实证明,我对于数学和英语是真的一窍不通,但语文确实学还可以,这也是我直到今天,一直在写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你在学校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并且将其视为一生的财富时,我认为这是幸福的,当你能够依靠你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立足于社会时,我认为这是幸运的,虽然我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但最起码我算是一个幸福的。

直到今天,我依旧记得自己的高三语文老师,一个瘦削中带了点哀伤的中年男人,那是一个高三的晚自习,面对着昏昏欲睡的同学们,他讲述了屈原的故事,他说这是他的语文老师告诉他的,人人都知道屈原投了涓罗江,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屈原要投涓罗江,为什么呢,因为他改变不了身边的人,他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了绝望所以才投江自尽,但其实换个角度去思考,人并不一定要去改变整个世界,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习惯性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既世人惯爱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忽视别人,我们并不需要改变别人,因为改变别人是很难的,只要能改变一下自己就够了,即便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至于以死明志,因为活着才有改变的希望。

当时的我对于这番话不甚了解,现在面对了生活的一些困苦,看到了人间的疾苦,我才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人人都是独特的,你很难改变别人,你要做的就是不改变自己,不同流合污已经很难了,以死明志固然高洁,但面对生活的困难永不低头也是一种伟大。

图片[4]-《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教育是一个心灵的工作,所以它的评价也不能全看成绩)

话是这么说,但你即便灌输再多的为人道理,在私生活上尽自己所能的关注,学校说到底还是个教学的地方,这就需要县中的老师们展现自己的教学经验了,可以说这方面是最能看出一个学校底蕴和水平的,坦率的说,现在的新课改,太多形而上的东西了,在我上学的时候,这些新课改的内容对于我们的小小县中就是一场秀,一场演给专家、媒体的秀,小组讨论、寓教于乐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那的主要生源是什么呢?

是农民的孩子,这些人的家境还不如我们,最起码我们活在县城里,他们放假了还得回到乡下,当那些有能耐有本事的家长各显神通,那些有天赋有水平的孩子八仙过海,农民的孩子和我们这些人就显得木讷且无奈,然后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寓教于乐,这不是扯淡嘛,拿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标准去框住县城,这就是典型的空中楼阁,所以当时我们上课其实蛮有趣的,有人来检查就小组讨论寓教于乐,领导走了就继续老师讲课填鸭式教学。

我承认填鸭式教学是僵化的,是引不起孩子兴趣的,但在这么个小地方,填鸭式教学他公平,他合理,而且很多县中教师的教学逻辑是很清晰的,一年又一年,他们送走了很多学生,面对了一届又一届的考试,他们知道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就跟《夏洛特烦恼》里面的王老师一样,动不动就说这是“必考题”,但现实确实如同那些老师所说的,他们画出来的真的就是“必考题”,而且还不需要我们送礼。

这就是种瓜得豆又得瓜的工作逻辑,县中的老师们拿着不高的工资,又当爹又当妈,因为没有所谓的心理老师,他们得处理孩子情绪,因为没有新一线的条件,他们得自己摸索教学方法,因为没有顶尖的学苗,他们得自己找到教学节奏,幸运的是他们做到了,种了瓜还能得到瓜和豆,我认为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得重视这些教师的经验,不能光在上面夸夸其谈啊,中国很大,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加上成都西安新一线城市也不多,中国教育的底色还是县城教育,还是平民教育。

图片[5]-《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老师老师,我送的挂历)



县域学生是如何成为咸鱼的

那这些老师又为何这么折腾呢,不就是因为发展不平衡嘛,当一线城市的孩子尽情的享受青春的时候,县城的孩子只能灰头土脸的背书,之前那个特别火的北京四中的舞会,我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懵逼的,我没想到中学居然真的能有舞会,我印象里的中学要么是炎热的夏天,吊扇转又来转悠去,中年教师掐着个粉笔,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底下一群昏昏欲睡的孩子;要么是寒冷的冬天,暖气不冷不热,中年教师拿着卷子,在过道溜达来溜达去辅导功课,孩子们一脸麻木和无奈,我本以为这是常态,现在你告诉我,这不是常态,至少不是北京的常态,人家的中学还有舞会呢!

卧槽!舞会!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凭什么啊,教育应该是最公平的,但现在出现的就是以大城市为中心教育,地方虹吸效应很明显,一线城市吸吮整个省及周边省份,普通城市吸吮整个市,私立中学在搜罗剩下的,那其他的县中孩子不躺平还能怎么样?

我记得我上高中那会看《最好的我们》,就是那个“耿耿余淮”,我当时不开玩笑,我是当科幻片看的,我寻思着什么高中能这样啊,结果后来一查,发现这是人家八月长安根据自己的高中经历写的,知道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各地区教育的不平等有多么的可怕,坦白的说很多时候如果真的在同一起跑线上,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问题是现在有些人生在罗马,有些人生来牛马,在罗马的大爷天生快乐,当牛马的得先修炼成人才敢进罗马,你这一来一回,差距可太大了。

图片[6]-《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演员和角色还是得分清楚,咱们可能喜欢的是余淮而不是刘昊然)

因此,县中的孩子虽然也是中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比起城市里的孩子,差的还是太远了,过去人们说寒门出贵子,但现实就是寒门很难出贵子,因为骨子里的见识和格局是不同的,就是遇到了真正善于读书的做题家,那些罗马人在别的地方也能轻松碾压你,所以县中孩子就这么成为了咸鱼。

如今的高考制度是残忍的,这点必须承认,但问题是现实更残忍,在我看来,高考其实就是给牛马们一个化形的机会,人家罗马人不需要,这个东西对罗马人来说是锦上添花,学得好就去考考,学的不好可以转型艺术生嘛,实在不行就出国留学,呆个五年拿个硕士回来啦,而牛马们就这么一次机会,要是不依靠这个离开小县城,那就只能依靠打工了,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高考最起码能给你一个留在罗马的机会,打工那就只能在罗马寻些废品,当鼠鼠了,混个几年灰溜溜回到小县城。

就好像是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有钱,因为财富从来只向不缺财富的人流动,而苦难只会向吃苦的人流动,这是为什么,不说起始资金,首先就是格局不一样,当一个人每天思考的只是庸庸碌碌的乞食求生,你让他去分析社会这不扯淡嘛,其次就是抗风险压力不一样,任何一个事业都会有风险,有钱的人人家有最基本的抗风险压力,就算是一时亏损了,人家顶得住,因为有钱,有资源,寒门有什么?只有父母的期待和家庭的盼望,这什么用都没有,资本市场如此,教育市场也是如此,中国社会已经开始阶级固化了,而教育躺平则是阶级固化开始的标志之一。

图片[7]-《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学校里不只有友情,还会诞生爱情,这是需要咱们承认的)



老师的饭碗和老师的追求

就像是我前文所说的,教育是个需要成就感的行业,你这个县里有追求的孩子能跑都跑到市里或者私立了,那县中的孩子不就算是变相躺平了嘛,老师就没有成就感了,不像是过去,即便你是寒门出身,你刻苦读书,最后也能飞上枝头当凤凰,即便被人骂上几句“凤凰男”,你也能自欺欺人的说什么这是“嫉妒”,现在则是当个“凤凰男”都没有机会了,成为了圈子社会,各圈子是泾渭分明,过去人们认为互联网时代,会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膈膜,但事实是互联网时代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膈膜,因为有了大数据,人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纵情享受,体会跟自己同阶层人的喜怒哀乐,这就让人产生了虚幻感和错位感,什么虚幻感呢,对自己阶层以下的不清醒认知和对自己阶层以上的不透彻认识。

这种情况下,县中老师就很尴尬,成就感是没有的,只有劳碌的工作,但问题是比起其他的行业,老师通过工作收获的收益也是固定的,而且校园这个地方注定了它是隔绝于社会之外的小社会,如果是县城,那这种隔阂还不算是特别严重,如果是乡村,那这个隔阂可就太离谱了,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来说,校园被镶嵌在乡村的城市,他的一切是按照城市思维来建设的,但他又被放置在乡村,所以特别魔幻的一幕就是破旧的乡村和崭新的校园如此的格格不入,同理,那群乡下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是工作在乡村的城里人,住在城市干在乡村,这就导致老师实际上和村民是两种人,这也是目前基层教师最大的难题。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于给自己的学生灌输他们很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事物,而他们要处理的问题,包括与家长的沟通,但充满了一种外来者和本地人之间的矛盾,这个东西说破大天其实很容易理解,乡村的特岗教师人家都有编制对吧,现在路修的也好,人家平时上下班开个车半小时怎么也到了,就算是远点的乡村,年轻的教师也能想办法调走吗,只要有编制怎么流动都是正常的。

没有了成就感,现在待遇什么的也都上来了,基层教师就彻底沦为了乡村的县城人或者县城的城市人,这就导致家长和老师是互相排斥的,对于家长来说,这些老师工作不够认真,处理问题糊弄事,对于老师来说,这些家长不管孩子,不跟孩子沟通交流,一味地将孩子放在学校就溜之大吉,“说句实话,对家长来说,学校就是个监狱嘛”这是书里某个老师的原话,很刺耳,也很真实。

图片[8]-《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无奈的家长和中学的现状

家长是不理解老师的,准确说家长对老师处于一种薛定谔的关系,怎么讲呢,当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跟老师反复强调,可以管理他,但当自己的孩子被管理的时候,又觉得老师管的不合适,这种心态在大部分家长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即便是一线城市也是如此,但在县城特别是乡村,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究其原因,在于县城乃至于乡村中学的家长很多都是社会底层,跟生活对线的时间更长,他们其实缺乏足够的精力去管理孩子,乃至于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出于为人父母的本能,他们还是会保护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出现了这荒唐的一幕——“我什么都不懂,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交给了老师”“我都不懂了,你跟我解释这些干什么,我就问你我孩子这是咋回事”,这和我前文所说的嵌入乡村的城市打工人——老师之间的矛盾愈发激化。

这一现象在县城里会有所好转,主要是县城的居民,相较乡村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和更稳定的收入环境,没必要通过撕破脸的形式去攻击老师,但这不代表着县城的家长就没有自己的烦恼——孩子升学和孩子成长的抉择。

我前文提到了,在升学上,一些较为有能力的家长往往会将自己的孩子带去市里或者私立,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留在县中的孩子家长就是无能的,很多家长将自己孩子留在县中的主要原因是不放心,这些家长往往都是本地教师、医生或者公职人员,因为工作的性质缺乏流动性,与其将孩子送往市里或者私立,不如送到县中,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还能“打打招呼”“照顾一二”,这种想法不能说是错误,但这就导致两种极端情况。

要么孩子会反叛这种保护,将父母的保护视为一种监禁,十五六岁的孩子确实算不上成年人,但他们的世界观逐渐稳固了,开始想要脱离父母的控制;要么孩子会顺从这种保护,将父母的保护视为永久的,缺乏了自我意识,等到他们真正踏足社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自己难以摆脱原生家庭。

图片[9]-《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很少有人在青春期就得到真正的成长,大部分人是在走向社会之后成熟的)

前者往往会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乃至于走向歪路,后者往往会导致缺乏独立意识,在人生道路上过多的让渡自己的权利给父母,将自己沦为了父母的挂件,事实上,在县中,前者的纪律不是特别大,因为出于阶级惯性,如果父母是中产阶级,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不会太离谱,但后者很可能,等到了该脱离了教育体制的时候,孩子往往也没有自己的自主意识,诸如选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之类的极度依赖父母,到最后,也容易造成孩子的一生问题。

但这些怪父母吗?我觉得并不全是如此,因为中国家长的保护型教育模式的建立和中国教育的残酷性有关系,现在中考五五分流,高考更是号称“一考定终生”,虽然我们都清楚高考不能决定人生,但他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生,高分低能更多是大众的幻觉,出于一种“天之骄子堕落”的反差心态,现实其实没那么多堕落的,大部分高考考好的人过得也很好,你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不让父母去保护孩子呢,随手放任可能就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啊,虽然近几年来,说要效仿德国、日本搞职业教育,但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关系在这摆着呢,不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就说里子,孩子当工人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大的方向不去平衡这个东西,将问题甩给老师和家长,到最后不就是造成双方的矛盾嘛。

那有矛盾怎么办?处理矛盾呗,找谁,校长啊,但很不幸,校长没空,他在干嘛?他在处理行政工作!

图片[10]-《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你以为你是校长啊)

在大多数人的学习生涯中,校长是个缺位的角色,学生们往往只能在开大会或者升国旗的时候,远远地瞅着或者听着校长在那念着演讲稿之类的,因为校长不同于老师,他是学校的管理者,平时和所有的学生都保持着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校长很清闲,事实正好相反,校长或许是学校里最忙碌的人。

林小英女士在撰写此书的时候,特意去采访了几个乡镇中学的校长,他们基本都是本地人,是过去的老教师,之所以都是如此,主要是因为除了本地的老教师具有乡土情怀和教育情怀的加持,一般外地人是不会干乡镇校长这个倒霉职业的,虽然校长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就是那么回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缺乏权力缺有责任。

校长们一直放映自己的工作其实就是正事和杂事之间来回跑,他们自己更喜欢正事,但他们却不得不去干杂事。

那什么是正事?什么是杂事呢?

简单来说,正事就是教学工作,很多校长都是老教师,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很丰富,对于教育事业是有感情的,不管是处理师生矛盾,老师家长的矛盾,还是组织教研工作,这些校长都是得心应手的,手掐把拿的。

图片[11]-《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校长来辣!)

问题就出在杂事上了,我之前提到了,因为教育局是行政单位,所以学校也就成为了行政体制的附庸,而作为最底层的乡镇中学,他们作为基层行政的末梢,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变得太大了,比如“控辍保学”,上面要求是适龄儿童零辍学,但这其实很难,因为有些特殊的家庭,可能是家长的问题也可能是孩子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不读书了,校长有责任去做工作,这就很费精力,而这是校长承担的行政任务的冰山一角。

再比如安全问题,安全无小事嘛,但安全问题得落到实处去,依靠所谓的检查或者领导调研,只是形式主义,这种行为又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环境又造成了行政支出的负担,逼得下面人以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这不是这个制度的初心啊。

还有就是作为人情社会的社会交际,乡镇中学依靠上面的拨款永远是不够的,因为教育局是行政单位,这是我第三次强调这个问题了,因为这真的很重要,他是优先行政的,教育拨款下来,肯定是先给县里的中学,为了保住高考的上线率嘛,然后再分配给各镇中,镇中吃人家剩饭,肯定“营养不良”,这就需要校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通过人情”争取钱,但这么讨口子也不是个事。

原文里,有一幕我特别触动,在说这方面的时候,那个校长说他们出去参观学习,人家上海的老师,一个老师的高考奖就有三十万,而他们学校修一个礼堂才九十万,而为了这九十万,他去教育局磨破了嘴皮子,才想办法弄来了五十万,加上自己学校开支省的二十万,凑了七十万,剩下二十万没办法给人家施工单位结算了,只能”耍无赖”——要么学校方面分期慢慢还,要么让他们自己去找教育局要去。

人家校长也很无奈,教书育人啊,以身作则啊,校长带头耍无赖真的丢人,但就是没钱啊,承担着这么大的压力,还得精打细算过日子,没有权利还得付出,这些校长四十来岁一个个都掉光了头发。

当然了,当个校长也不都是坏事,比如在这种小地方,乡镇中学的校长还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虽然他们没有多少钱,但作为知识分子和基层官僚,他们对于普通百姓是有影响的,按照林小英女士的观点,这些乡镇中学的校长实际上取代了旧社会的乡绅,只不过他们是教育资源的乡绅而不是土地资源的乡绅,这就注定他们或许焦头烂额,但他们不会缺乏社会地位。

图片[12]-《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教育体制依赖于行政体制就会导致趋炎附势)

中国社会已经逐步走向新时代,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在需要的就是平衡,蛋糕已经够大了,得分配了,教育也是一样,中国社会的底色是县城,同样道理,中国教育的底色也是县城,不要看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如何灯红酒绿,县城才是中国的根本,县城是城市的蓄水池,也是农村的登墙梯,一方面他接纳了来自城市的疲惫的青年人,另一方面他容留了来自乡村的奋斗的青年人,所以县城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林小英女士批判了如今的县中教育,我们的老师大部分是好老师,我们的家长大部分也都是好家长,我们的孩子也都是好孩子,但我们的成绩就是出不来,归根到底,就是城市的虹吸效应,极大地影响了乡村和县城。

另外很残忍的是,教育改革完全是立足于城市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考虑乡村,举个例子就是关于合并学校的问题,合并学校固然是节省了行政开支,但却带来了安全问题,比如校车安全,所以上面干脆又给基层学校加上了一则安全指标考核的大帽子,一切以考核追责为中心的制度逼得下面人只能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还有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素质教育搞小组讨论,寓教于乐,但你的考试又是那么直接那么残忍,中考高考不跟你说什么素质,可能大城市人生来就有素质吧,反正小县城就是这样,无可奈何,说句实话就是你还扯素质教育呢,很多小地方应试教育都没过关呢,步子这么大,那不得完蛋啊。

所以我们目前的教育不是一个真正的大教育,是一个残酷的拔尖选择,一个真正的大教育,我认为需要的是,既要拔尖也要托底,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学校的这段日子就是他们一生中最后接受教育的时光了,在这段日子里,学校要让这批人最起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即便他们日后会吃生活的苦,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他们的下一代不至于依旧如此,这就是托底。

一味地以高考成绩论胜负,论英雄这是极端功利化的拔尖行为,任何一个竞争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我们在关注成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到失败者,这才是一个人性化社会的温度,既然中国社会50%的孩子是在县中就读,我们就得让县中变得更好,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变得更好。

图片[13]-《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弱肉强食的模样-2Q博客

(我们的青春或许没有那么亮堂,但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小快乐,这或许是教育制度的副产品,谁也说不好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